【監控入門指南】監控系統的專業術語與英文翻譯縮寫介紹

2025.03.20

在進行監控系統設置及管理時,首要任務是了解監控常用的專業術語與縮寫。本文整理一些監控系統常見術語,其中涵蓋光學技術影像處理技術與解析度攝影機監控軟體硬體設備網通協議等,並進行分類與簡單介紹,讓您在選擇或操作監控系統時能夠更輕鬆快速理解與應用。

【監控入門指南】監控系統的專業術語與英文翻譯縮寫介紹

快速導覽

  1. 光學技術相關術語
  2. 影像處理技術術語
  3. 解析度與畫質相關術語
  4. 視訊編碼與壓縮技術術語
  5. 攝影機術語
  6. 監控軟體術語
  7. 硬體與設備術語
  8. 網絡通信協議與數據鏈路層術語
  9. 國際標準與組織
  10. 其他重要術語

 

光學技術相關術語 

  • 光圈 (Aperture)

    控制進光量的鏡頭開口大小。以 f 值表示(如 f/2.8、f/8)。較小的 f 值(如 f/1.8)提供更大進光量,適合低光環境,較大的 f 值(如 f/16)則增加景深,使影像範圍更清晰。

  • 自動光圈 (DC 光圈)

        光圈可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調整,確保適當的曝光。

  • 焦距 (Focal Length)

        決定視野範圍的鏡頭參數。短焦距(如 24mm)提供廣角視野,長焦距(如 200mm)適用於遠距離監控。

  • 自動對焦 (AF)

        攝影機自動調整焦距以獲得清晰影像。

  • 光學變焦 (Optical Zoom)

        光學變焦通過調整鏡頭焦距改變視野範圍,不會影響影像質量,適用於變焦監控攝影機,如 PTZ 攝影機。

  • 視角 (FOV, Field of View )

        攝影機可拍攝的範圍,受鏡頭焦距影響。短焦距鏡頭提供更寬視角,長焦距鏡頭則視角較窄。

  • 紅外線 (IR, Infrared Radiation)

        在低光或無光環境下提供夜視功能。用於夜視監控攝影機。

  • 景深 (Depth of Field)

        景深指從前景到背景的清晰範圍。淺景深可突出主體,深景深則讓更多區域保持清晰。

  • ISO 感光度 ( ISO Sensitivity)

        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設定,ISO 值越高,低光下影像更明亮,但可能增加噪點。

  • 白平衡 (White Balance)

        調整影像色溫,確保不同光源下的色彩還原準確,避免影像偏藍或偏黃。

  • 曝光 (Exposure)

        控制影像亮度,受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和 ISO 影響,確保畫面不過曝或過暗。

  • 濾光片 (Filter)

        濾光片是放置在鏡頭前端的透明材料,用於改變入射光的特性,如過濾特定波長的光或控制光線強度。

 


影像處理技術術語

 

  • Dewarping 影像校正/解魚眼變形

        修正魚眼攝影機等廣角鏡頭拍攝的畸變影像,使其呈現標準視角。

  • WDR (寬動態範圍, Wide Dynamic Range)

        在強光與陰影並存的場景中提升影像細節,常見技術包括 數位 WDR(DWDR) 和 真 WDR(True WDR)。

  • HDR (高動態範圍, High Dynamic Range)

        透過多重曝光合成,提高影像亮部與暗部的細節表現,類似 WDR,但應用範圍更廣。

  • DNR (數位降噪,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減少低光環境下的影像雜訊,提高清晰度,分為 2D-DNR(單幀降噪) 和 3D-DNR(多幀降噪)。

  • BLC (背光補償, Backlight Compensation)

        用於調整背光過強的場景,使主體不會變暗。

  • HLC (強光抑制, Highlight Compensation)

        針對強光源(如車燈、探照燈)進行遮蔽或調整,以防止過曝。

  • 去霧技術(Defog )

        增強霧天或煙霧環境下的影像清晰度。

  • ROI (關注區域, Region of Interest)

        可選擇影像中特定區域進行高畫質編碼,而其他部分採用較低碼率,以節省頻寬與存儲空間。

  • EIS (電子防震,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透過軟體算法補償攝影機晃動,減少影像模糊。

  • AWB (自動白平衡, Auto White Balance)

​​​​​​​        根據不同光源調整影像色溫,使顏色呈現自然狀態。

  • AE (自動曝光, Auto Exposure )

​​​​​​​        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確保影像不過曝或過暗。

  • AGC (自動增益控制, Auto Gain Control)

​​​​​​​        提高暗光環境下的影像亮度,但可能會增加噪點。

  • FPS (幀率, Frames Per Second) 

​​​​​​​​​​​​​​        每秒顯示的畫面數,影響流暢度。通常使用幀/秒(fps)作為單位。較高的FPS數字通常代表較流暢的影像。

  • 多視角顯示(Multi-View)

​​​​​​​        透過多個攝影機或魚眼攝影機的影像校正與合成,在同一畫面中顯示多個不同視角,提升監控覆蓋範圍與影像解析度。例如四分割(Quad View)、雙視角(Dual View)等。

​​​​​​​        ​​​​​​​​​(回快速導覽選單)


 

解析度與畫質術語

  • 解析度(Resolution)

​​​​​​​​​​​​​​        指影像的像素數量,決定影像的細節程度,如 720p、1080p、4K、8K

  • 像素(Pixel)

​​​​​​​​​​​​​​        影像的基本單位,像素數越高,影像細節越豐富。

  • MP 百萬像素(Megapixel)

​​​​​​​​​​​​​​        用於描述攝影機的解析度,例如 2MP(1920×1080)、5MP(2592×1944)

  • 長寬比(Aspect Ratio)

​​​​​​​        影像的寬高比例,如 4:3、16:9

  • CBR 固定位元率(Constant Bitrate)

​​​​​​​        保持固定的碼率來傳輸影像,適用於穩定帶寬需求。

  • VBR 可變位元率(Variable Bitrate)

​​​​​​​        根據影像內容變化調整碼率,節省頻寬但畫質變化較大。

  • GOP 圖像群組(Group of Pictures)

​​​​​​​        影像壓縮時的幀結構,影響影像品質與壓縮效率。

  • 位圖(Bitmap)

​​​​​​​        一種點陣圖像格式,由像素(Pixels)組成,每個像素包含顏色資訊,常用於數位影像存儲與顯示。

​​​​​​​        ​​​​​​​​​(回快速導覽選單)


 

視訊編碼與壓縮技術術語

  • H.264, AVC (進階視訊編碼, Advanced Video Coding)

​​​​​​​​​​​​​​      ​​​​​​​一種高效的視訊壓縮技術,目前監控攝影機、影像錄製與傳輸系統中最常見的影像壓縮標準之一。

  • H.265, HEVC (高效率視訊編碼,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      新一代監控攝影機與影像傳輸技術的主流標準,H.265 是 H.264 的繼任者,提供更高的壓縮率,可在相同畫質下減少約 50% 的位元率,有效

      節省頻寬與存儲空間,適用於 4K、8K 等高解析度視訊與監控影像傳輸。

  • 碼率(Bitrate)

      影像壓縮後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為 kbps 或 Mbps,影響影像品質與存儲大小。

  • JPEG(聯合圖像專家組)

​​​​​​​​​​​​​​       常見的影像格式,用於壓縮靜態圖片,能夠有效減少文件大小。

  • MPEG(動畫專家小組)

​​​​​​​​​​​​​​       制定視訊和音訊壓縮標準的國際組織,常見標準如 MPEG-2、MPEG-4。

  • M-JPEG(運動 JPEG)

​​​​​​​​​​​​​​       一種將每幀影像都當作 JPEG 圖片進行壓縮的視訊格式。

  • AVI (音視訊混合格式)

​​​​​​​​​​​​​​      微軟(Microsoft)開發的一種 多媒體容器格式,AVI 格式雖然歷史悠久,但由於壓縮效率較低,已逐漸被 MP4、MKV 等格式取代,在現代

      監控與視訊存儲應用中的使用率較低。​​​​​​​

  • GIF (圖像交換格式)

​​​​​​​​​​​​​​      是一種 無損壓縮的圖像格式,主要用於網頁圖像與簡單動畫。

  • VCEG(影像編碼專家小組)

​​​​​​​​​​​​​​       負責影像編碼標準(如 H.264、HEVC)的國際組織。

  • VBR(可變位元傳輸率)

​​​​​​​​​​​​​​       在傳輸過程中,比特率會根據影像內容的複雜程度進行動態調整,以更高效地利用帶寬。

  • CBR(固定比特率)

​​​​​​​​​​​​​​       在傳輸過程中,無論影像內容如何,位元傳輸率保持固定,適用於需要穩定帶寬的情況。

  • MBR(最大位元傳輸率)

​​​​​​​​​​​​​​       限制影像壓縮時的最大比特率,防止超過可用頻寬。

  • GOP(圖像群組)

​​​​​​​​​​​​​​       一組影像編碼數據的集合,包含關鍵幀(I 幀)與其他預測幀(P 幀、B 幀),影響影像壓縮效率與傳輸延遲。

  • GOV(圖像群組)

​​​​​​​​​​​​​​       與 GOP 概念類似,主要用於影像壓縮結構描述。

  • GOV 結構(圖像群組結構)

​​​​​​​​​​​​​​       影像壓縮中 GOP(圖像群組)的排列方式,影響壓縮效率與編碼延遲。

  • Codec(編碼器/解碼器)

​​​​​​​​​​​​​​       用於編碼和解碼音影像數據,影響壓縮效率與影像品質。

  • VOP(影像圖片)

​​​​​​​​​​​​​​       影像流中的影像畫面單元,類似於幀(Frame)。

  • I-VOP(I 型影像圖片)

​​​​​​​​​​​​​​       ​​​​​​​即 I 幀(Intra-frame),完整的獨立畫面,作為參考幀。

  • P-VOP(P 型影像圖片)

​​​​​​​​​​​​​​       即 P 幀(Predicted-frame),基於前一幀進行預測壓縮,減少數據量。

  • RAW 格式(RAW Format)

​​​​​​​​​​​​​​       未經處理的影像檔案格式,保留攝影機感測器的原始數據,相較於壓縮格式(如 JPEG),提供更高畫質與調整空間,但文件較大。

​​​​​​​        ​​​​​​​​​(回快速導覽選單)


監控攝影機術語

  • IP攝影機 (IP Camera)

        連接到網路的攝影機,通過網絡將影像數據傳輸至NVR或VMS進行處理和儲存。
        可參考: 三種常見監控攝影機:PTZ快速球、槍型、半球型攝影機鏡頭種類、外型差別在哪?

IP監控攝影機 (IP Camera) Omnieye

  • PTZ (水平移動、上下移動、變焦)

        一種常見的攝影機控制方式,允許用戶進行鏡頭的平移、仰俯以及變焦操作,提供靈活的監控視角。

  • 類比監控攝影機

        透過同軸電纜傳輸影像的傳統攝影機。

  • 魚眼監控攝影機

​​​​​​​        ​​​​​​​​​​​​​​提供 180° 或 360° 全景視角的攝影機。

​​​​​​​        ​​​​​​​​​(回快速導覽選單)


監控軟體術語

  • VMS (影像管理系統,Video Management System)

    用來集中管理影像監控系統的軟體,提供錄影、回放、播放、監控和設置管理等功能。

  • AI VMS (智慧影像管理系統,Artificial IntelligenceVideo Management System)

是一種融合人工智慧技術的影像管理系統,主要用於監控和安全管理。與傳統的 VMS(Video Management System)相比,AI VMS 加入了 AI 演算法,能夠提升監控的智慧化與自動化水平。

可參考: Argo AI VMS

Argo AI VMS 智慧影像管理系統

 

  • CMS (中央管理系統,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
    用於集中管理多個監控設備或VMS,適合大規模監控系統。
  • NVR (網絡影像錄影機,Network Video Recorder)

    用於存儲來自IP攝影機的影像串流,並進行管理和回放的設備。

  • DVR (數位影樣錄影機,Digital Video Recorder)

    類似於NVR,但通常用於模擬攝影機的錄影設備,負責錄製和儲存視訊。

  • PoE (以太網供電,Power over Ethernet)

    PoE交換機可為攝影機、無線 AP 等設備供電,減少額外電源適配器的需求。

​​​​​​​        ​​​​​​​​​(回快速導覽選單)


 

硬體與設備術語

  • NAS (網路附加儲存設備)

    是一種存儲設備,在監控系統中,NAS 用於存儲錄影資料,允許多台攝影機將影像存儲到同一設備,並支援遠端存取與備份功能,提高數據安全性與可用性。

  • HDD (硬碟,Hard Disk Drive)

    用於存儲監控錄像的物理硬碟,儲存容量通常需要足夠大以應對長時間錄像。

  • 集線器(網絡集線器,Hub)

    主要用於 LAN 內的設備連接,但由於數據廣播、低效能和容易發生網絡衝突,已逐漸被交換機 (Switch) 取代,在現代監控攝影機系統中的應用已較少。

  • 交換機(Switch)

    交換機是一種智能網絡設備,可高效管理局域網數據,在監控系統中提供穩定的影像傳輸。主要用於局域網 (LAN) 內的設備互聯,並根據 MAC 地址智能轉發數據。

  • CCD (電荷耦合器件)

    一種圖像感測器技術,廣泛應用於攝影機中,將光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

  • CMOS (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另一種常見的圖像感測器技術,與CCD相比,功耗較低並且在某些應用中具備更高的靈活性。

  • ActiveX

    一種可以在網頁中嵌入並運行的技術,允許不同語言開發的應用程序進行互操作。

  • Failover (故障切換)

    在監控系統中,當主設備或服務器發生故障時,系統自動切換到備用設備或服務器,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 Bandwidth (頻寬)

    監控系統中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影響到影像的傳輸質量和延遲。

  • ASIC(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為特定應用設計的專用晶片,提升特定任務的運算效率,如影像處理或網絡設備。

  • LCD 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利用液晶分子控制光線透過度來顯示影像,廣泛應用於監視器、電視與電子設備顯示屏。

​​​​​​​        ​​​​​​​​​(回快速導覽選單)


 

網絡通信協議與數據鏈路層術語

  • IP (互聯網協議)

​​​​​​​​​​​​​​​​​​​​​       是用來在網絡中進行數據傳輸的標準協議,每個連接設備都會有一個唯一的 IP 地址。

  • ARP (地址解析協議)

​​​​​​​​​​​​​​​​​​​​​       用於將 IP 地址轉換為 MAC 地址,以便在局域網中順利進行通信。

  • DHCP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       一種網絡協議,讓網絡設備能夠自動獲取 IP 地址,簡化了網絡設置。

  • DNS (域名系統)

​​​​​​​​​​​​​​​​​​​​​       用於將域名解析為 IP 地址,使得用戶能通過友好的域名訪問網站。

  •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

​​​​​​​​​​​​​​​​​​​​​       網頁的傳輸協議,規定了如何從網站服務器獲取資源(如文字、圖片等)。

  • HTTPS (通過 SSL 的超文本傳輸協議)

​​​​​​​​​​​​​​​​​​​​​       是加密過的 HTTP 協議,確保了用戶與網站之間的數據傳輸安全性。

  • RTP (實時傳輸協議)

​​​​​​​​​​​​​​​​​​​​​       用於傳輸實時數據(如音訊或視訊)的一種互聯網協議。它能用於媒體點播和互動服務,比如互聯網電話。

  • RTSP (實時流協議,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       用於流式視訊的協議,支持視訊流的實時傳輸,廣泛應用於監控攝影機和管理系統中。

  • TCP/IP (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

​​​​​​​​​​​​​​​​​​​​​       網絡通信的基礎協議,確保數據可靠傳輸。

  • MAC地址(介質訪問控制地址)

​​​​​​​​​​​​​​​​​​​​​       是一種網絡通信與數據鏈路層的術語。它屬於網絡協議中的數據鏈路層概念,主要用於局域網 (LAN) 內的設備識別與通信。在攝影機和監控系

​​​​​​​​​​​​​​       統中,MAC 地址常用於設備的網絡管理,例如網絡攝影機 (IP Camera) 透過 MAC 地址在網絡中註冊,並與監控系統進行綁定。

  • LAN (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

​​​​​​​​​​​​​​​​​​​​​       是一種本地網絡技術,廣泛應用於企業內部、智能家居和監控系統中,用於連接攝影機、存儲設備和控制中心的互聯。

  • W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       是一種遠距離網絡技術,在監控與攝影機系統中,主主要用於跨區域、遠距離的設備互聯

​​​​​​​        ​​​​​​​​​(回快速導覽選單)


 

國際標準與組織

  • IEC (國際電工委員會)

​​​​​​​​​​​​​​​​​​​​​       負責制定電氣和電子技術標準的國際機構。

  • 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

​​​​​​​​​​​​​​​​​​​​​       全球標準化機構,制定各類國際標準。

  • ITU(國際電信聯盟)

​​​​​​​​​​​​​​​​​​​​​       負責全球電信和資訊通信技術(ICT)標準。其中ITU-T (ITU 電信標準化部門ITU 電信標準化部門)專注於電信和網絡技術標準的制定。

  • NDAA(國防授權法案,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 是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每年由美國國會制定,主要用於規範國防預算與軍事政策。

  • SMPTE(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

​​​​​​​​​​​​​​​​​​​​​       制定影像、電影與電視技術標準,涵蓋影像編碼、傳輸等領域。

​​​​​​​        ​​​​​​​​​(回快速導覽選單)


 

其他重要術語

  • IK(防護等級, Impact Protection)

    IK 等級是指設備外殼對機械衝擊(如撞擊)的防護能力,通常用於衡量監控攝影機外殼的抗衝擊能力。例如 IK10 表示能承受 20焦耳的撞​​​​​​​​​​​​​​擊力,適用於抗破壞場景,如公共監控設備。

​​​​​​​​​​​​​​​​​​​​​​​​​​​​       可參考: 什麼是 IK10 防護等級?國際標準衝擊防護、防暴等級對攝影機的重要性​​​​​​​​​​​​​​     

 

  • IP(防水防塵等級, Ingress Protection)

​​​​​​​​​​​​​​​​​​​​​​​​​​​​       IP 等級(如 IP67、IP68)用於評估設備對固體顆粒(如灰塵)和液體(如水)的防護能力。例如 IP67 表示設備完全防塵,並可在短時間內浸

​​​​​​​​​​​​​​       入水中而不受損壞,常見於戶外監控攝影機。
​​​​​​​       可參考: 最高防塵防水 IP68 代表什麼? 國際防塵防水等級認證攝影機

​​​​​​

 ​​​​​​​​​​

  • ONVIF (開放網絡接口論壇, 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 一個開放的標準,確保不同品牌的影像監控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通常用於IP攝影機和NVR間的兼容性。

在進行監控系統設置及管理時,首要任務是了解監控常用的專業術語與縮寫。本文整理一些監控系統常見術語,其中涵蓋光學技術影像處理技術與解析度攝影機監控軟體硬體設備網通協議等,並進行分類與簡單介紹,讓您在選擇或操作監控系統時能夠更輕鬆快速理解與應用。

【監控入門指南】監控系統的專業術語與英文翻譯縮寫介紹

快速導覽

  1. 光學技術相關術語
  2. 影像處理技術術語
  3. 解析度與畫質相關術語
  4. 視訊編碼與壓縮技術術語
  5. 攝影機術語
  6. 監控軟體術語
  7. 硬體與設備術語
  8. 網絡通信協議與數據鏈路層術語
  9. 國際標準與組織
  10. 其他重要術語

 

光學技術相關術語

  • 光圈 (Aperture)

控制進光量的鏡頭開口大小。以 f 值表示(如 f/2.8、f/8)。較小的 f 值(如 f/1.8)提供更大進光量,適合低光環境,較大的 f 值(如 f/16)則增加景深,使影像範圍更清晰。

  • 自動光圈 (DC 光圈)

光圈可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調整,確保適當的曝光。

  • 焦距 (Focal Length)

決定視野範圍的鏡頭參數。短焦距(如 24mm)提供廣角視野,長焦距(如 200mm)適用於遠距離監控。

  • 自動對焦 (AF)

攝影機自動調整焦距以獲得清晰影像。

  • 光學變焦 (Optical Zoom)

光學變焦通過調整鏡頭焦距改變視野範圍,不會影響影像質量,適用於變焦監控攝影機,如 PTZ 攝影機。

  • 視角 (FOV, Field of View )

攝影機可拍攝的範圍,受鏡頭焦距影響。短焦距鏡頭提供更寬視角,長焦距鏡頭則視角較窄。

  • 紅外線 (IR, Infrared Radiation)

在低光或無光環境下提供夜視功能。用於夜視監控攝影機。

  • 景深 (Depth of Field)

景深指從前景到背景的清晰範圍。淺景深可突出主體,深景深則讓更多區域保持清晰。

  • ISO 感光度 ( ISO Sensitivity)

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設定,ISO 值越高,低光下影像更明亮,但可能增加噪點。

  • 白平衡 (White Balance)

調整影像色溫,確保不同光源下的色彩還原準確,避免影像偏藍或偏黃。

  • 曝光 (Exposure)

控制影像亮度,受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和 ISO 影響,確保畫面不過曝或過暗。

  • 濾光片 (Filter)

濾光片是放置在鏡頭前端的透明材料,用於改變入射光的特性,如過濾特定波長的光或控制光線強度。

        ​​(回快速導覽選單)

 


影像處理技術術語

 

  • Dewarping 影像校正/解魚眼變形

修正魚眼攝影機等廣角鏡頭拍攝的畸變影像,使其呈現標準視角。

  • WDR (寬動態範圍, Wide Dynamic Range)

在強光與陰影並存的場景中提升影像細節,常見技術包括 數位 WDR(DWDR) 和 真 WDR(True WDR)。

  • HDR (高動態範圍, High Dynamic Range)

透過多重曝光合成,提高影像亮部與暗部的細節表現,類似 WDR,但應用範圍更廣。

  • DNR (數位降噪,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減少低光環境下的影像雜訊,提高清晰度,分為 2D-DNR(單幀降噪) 和 3D-DNR(多幀降噪)。

  • BLC (背光補償, Backlight Compensation)

用於調整背光過強的場景,使主體不會變暗。

  • HLC (強光抑制, Highlight Compensation)

針對強光源(如車燈、探照燈)進行遮蔽或調整,以防止過曝。

  • 去霧技術(Defog )

增強霧天或煙霧環境下的影像清晰度。

  • ROI (關注區域, Region of Interest)

可選擇影像中特定區域進行高畫質編碼,而其他部分採用較低碼率,以節省頻寬與存儲空間。

  • EIS (電子防震,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透過軟體算法補償攝影機晃動,減少影像模糊。

  • AWB (自動白平衡, Auto White Balance)

根據不同光源調整影像色溫,使顏色呈現自然狀態。

  • AE (自動曝光, Auto Exposure )

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確保影像不過曝或過暗。

  • AGC (自動增益控制, Auto Gain Control)

提高暗光環境下的影像亮度,但可能會增加噪點。

  • FPS (幀率, Frames Per Second) 

每秒顯示的畫面數,影響流暢度。通常使用幀/秒(fps)作為單位。較高的FPS數字通常代表較流暢的影像。

  • 多視角顯示(Multi-View)

透過多個攝影機或魚眼攝影機的影像校正與合成,在同一畫面中顯示多個不同視角,提升監控覆蓋範圍與影像解析度。例如四分割(Quad View)、雙視角(Dual View)等。

        ​​(回快速導覽選單)

 


 

解析度與畫質術語

  • 解析度(Resolution)

指影像的像素數量,決定影像的細節程度,如 720p、1080p、4K、8K

  • 像素(Pixel)

影像的基本單位,像素數越高,影像細節越豐富。

  • MP 百萬像素(Megapixel)

用於描述攝影機的解析度,例如 2MP(1920×1080)、5MP(2592×1944)

  • 長寬比(Aspect Ratio)

影像的寬高比例,如 4:3、16:9

  • CBR 固定位元率(Constant Bitrate)

保持固定的碼率來傳輸影像,適用於穩定帶寬需求。

  • VBR 可變位元率(Variable Bitrate)

根據影像內容變化調整碼率,節省頻寬但畫質變化較大。

  • GOP 圖像群組(Group of Pictures)

影像壓縮時的幀結構,影響影像品質與壓縮效率。

  • 位圖(Bitmap)

一種點陣圖像格式,由像素(Pixels)組成,每個像素包含顏色資訊,常用於數位影像存儲與顯示。

        ​​(回快速導覽選單)

 


 

視訊編碼與壓縮技術術語

  • H.264, AVC (進階視訊編碼, Advanced Video Coding)

 一種高效的視訊壓縮技術,目前監控攝影機、影像錄製與傳輸系統中最常見的影像壓縮標準之一。

  • H.265, HEVC (高效率視訊編碼,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新一代監控攝影機與影像傳輸技術的主流標準,H.265 是 H.264 的繼任者,提供更高的壓縮率,可在相同畫質下減少約 50% 的位元率,有效節省頻寬與存儲空間,適用於 4K、8K 等高解析度視訊與監控影像傳輸。

  • 碼率(Bitrate)

影像壓縮後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為 kbps 或 Mbps,影響影像品質與存儲大小。

  • JPEG(聯合圖像專家組)

常見的影像格式,用於壓縮靜態圖片,能夠有效減少文件大小。

  • MPEG(動畫專家小組)

制定視訊和音訊壓縮標準的國際組織,常見標準如 MPEG-2、MPEG-4。

  • M-JPEG(運動 JPEG)

一種將每幀影像都當作 JPEG 圖片進行壓縮的視訊格式。

  • AVI (音視訊混合格式)

微軟(Microsoft)開發的一種 多媒體容器格式,AVI 格式雖然歷史悠久,但由於壓縮效率較低,已逐漸被 MP4、MKV 等格式取代,在現代監控與視訊存儲應用中的使用率較低。

  • GIF (圖像交換格式)

是一種 無損壓縮的圖像格式,主要用於網頁圖像與簡單動畫。

  • VCEG(影像編碼專家小組)

負責影像編碼標準(如 H.264、HEVC)的國際組織。

  • VBR(可變位元傳輸率)

在傳輸過程中,比特率會根據影像內容的複雜程度進行動態調整,以更高效地利用帶寬。

  • CBR(固定比特率)

在傳輸過程中,無論影像內容如何,位元傳輸率保持固定,適用於需要穩定帶寬的情況。

  • MBR(最大位元傳輸率)

限制影像壓縮時的最大比特率,防止超過可用頻寬。

  • GOP(圖像群組)

一組影像編碼數據的集合,包含關鍵幀(I 幀)與其他預測幀(P 幀、B 幀),影響影像壓縮效率與傳輸延遲。

  • GOV(圖像群組)

與 GOP 概念類似,主要用於影像壓縮結構描述。

  • GOV 結構(圖像群組結構)

影像壓縮中 GOP(圖像群組)的排列方式,影響壓縮效率與編碼延遲。

  • Codec(編碼器/解碼器)

用於編碼和解碼音影像數據,影響壓縮效率與影像品質。

  • VOP(影像圖片)

影像流中的影像畫面單元,類似於幀(Frame)。

  • I-VOP(I 型影像圖片)

即 I 幀(Intra-frame),完整的獨立畫面,作為參考幀。

  • P-VOP(P 型影像圖片)

即 P 幀(Predicted-frame),基於前一幀進行預測壓縮,減少數據量。

  • RAW 格式(RAW Format)

未經處理的影像檔案格式,保留攝影機感測器的原始數據,相較於壓縮格式(如 JPEG),提供更高畫質與調整空間,但文件較大。

        ​​(回快速導覽選單)

 


 

監控攝影機術語

  • IP監控攝影機 (IP Camera)

連接到網絡的攝影機,通過網絡將影像數據傳輸至NVR或VMS進行處理和儲存。
可參考: 三種常見監控攝影機:PTZ快速球、槍型、半球型攝影機鏡頭種類、外型差別在哪?

IP監控攝影機 (IP Camera) Omnieye

  • PTZ (水平移動、上下移動、變焦)

一種常見的攝影機控制方式,允許用戶進行鏡頭的平移、仰俯以及變焦操作,提供靈活的監控視角。

  • 類比監控攝影機

透過同軸電纜傳輸影像的傳統攝影機。

  • 魚眼監控攝影機

提供 180° 或 360° 全景視角的攝影機。

        ​​(回快速導覽選單)

 


 

監控軟體術語

  • VMS (影像管理系統,Video Management System)

用來集中管理影像監控系統的軟體,提供錄影、回放、播放、監控和設置管理等功能。

  • AI VMS (智慧影像管理系統,Artificial IntelligenceVideo Management System)

是一種融合人工智慧技術的影像管理系統,主要用於監控和安全管理。與傳統的 VMS(Video Management System)相比,AI VMS 加入了 AI 演算法,能夠提升監控的智慧化與自動化水平。

可參考: Argo AI VMS

Argo AI VMS 智慧影像管理系統

  • CMS (中央管理系統,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

用於集中管理多個監控設備或VMS,適合大規模監控系統。

  • NVR (網絡影像錄影機,Network Video Recorder)

用於存儲來自IP攝影機的影像串流,並進行管理和回放的設備。

  • DVR (數位影樣錄影機,Digital Video Recorder)

類似於NVR,但通常用於模擬攝影機的錄影設備,負責錄製和儲存視訊。

  • PoE (以太網供電,Power over Ethernet)

PoE交換機可為攝影機、無線 AP 等設備供電,減少額外電源適配器的需求。

        ​​​​​​​​​(回快速導覽選單)

 


 

硬體與設備術語

  • NAS (網路附加儲存設備)

是一種存儲設備,在監控系統中,NAS 用於存儲錄影資料,允許多台攝影機將影像存儲到同一設備,並支援遠端存取與備份功能,提高數據安全性與可用性。

  • HDD (硬碟,Hard Disk Drive)

用於存儲監控錄像的物理硬碟,儲存容量通常需要足夠大以應對長時間錄像。

  • 集線器(網絡集線器,Hub)

​​​​​​​主要用於 LAN 內的設備連接,但由於數據廣播、低效能和容易發生網絡衝突,已逐漸被交換機 (Switch) 取代,在現代監控攝影機系統中的應用已較少。

  • 交換機(Switch)

交換機是一種智能網絡設備,可高效管理局域網數據,在監控系統中提供穩定的影像傳輸。主要用於局域網 (LAN) 內的設備互聯,並根據 MAC 地址智能轉發數據。

  • CCD (電荷耦合器件)

一種圖像感測器技術,廣泛應用於攝影機中,將光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

  • CMOS (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另一種常見的圖像感測器技術,與CCD相比,功耗較低並且在某些應用中具備更高的靈活性。

  • ActiveX

一種可以在網頁中嵌入並運行的技術,允許不同語言開發的應用程序進行互操作。

  • Failover (故障切換)

在監控系統中,當主設備或服務器發生故障時,系統自動切換到備用設備或服務器,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 Bandwidth (頻寬)

監控系統中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影響到影像的傳輸質量和延遲。

  • ASIC(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為特定應用設計的專用晶片,提升特定任務的運算效率,如影像處理或網絡設備。

  • LCD 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利用液晶分子控制光線透過度來顯示影像,廣泛應用於監視器、電視與電子設備顯示屏。

​​​​​​​        ​​​​​​​​​(回快速導覽選單)

 


 

網絡通信協議與數據鏈路層術語

  • IP (互聯網協議)

是用來在網絡中進行數據傳輸的標準協議,每個連接設備都會有一個唯一的 IP 地址。

  • ARP (地址解析協議)

用於將 IP 地址轉換為 MAC 地址,以便在局域網中順利進行通信。

  • DHCP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一種網絡協議,讓網絡設備能夠自動獲取 IP 地址,簡化了網絡設置。

  • DNS (域名系統)

用於將域名解析為 IP 地址,使得用戶能通過友好的域名訪問網站。

  •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

網頁的傳輸協議,規定了如何從網站服務器獲取資源(如文字、圖片等)。

  • HTTPS (通過 SSL 的超文本傳輸協議)

是加密過的 HTTP 協議,確保了用戶與網站之間的數據傳輸安全性。

  • RTP (實時傳輸協議)

用於傳輸實時數據(如音訊或視訊)的一種互聯網協議。它能用於媒體點播和互動服務,比如互聯網電話。

  • RTSP (實時流協議,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用於流式視訊的協議,支持視訊流的實時傳輸,廣泛應用於監控攝影機和管理系統中。

  • TCP/IP (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

網絡通信的基礎協議,確保數據可靠傳輸。

  • MAC地址(介質訪問控制地址)

是一種網絡通信與數據鏈路層的術語。它屬於網絡協議中的數據鏈路層概念,主要用於局域網 (LAN) 內的設備識別與通信。在攝影機和監控系中,MAC 地址常用於設備的網絡管理,例如網絡攝影機 (IP Camera) 透過 MAC 地址在網絡中註冊,並與監控系統進行綁定。

  • LAN (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

是一種本地網絡技術,廣泛應用於企業內部、智能家居和監控系統中,用於連接攝影機、存儲設備和控制中心的互聯。

  • W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是一種遠距離網絡技術,在監控與攝影機系統中,主主要用於跨區域、遠距離的設備互聯

​​​​​​​        ​​​​​​​​​(回快速導覽選單)

 


 

國際標準與組織

  • IEC (國際電工委員會)

負責制定電氣和電子技術標準的國際機構。

  • 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

全球標準化機構,制定各類國際標準。

  • ITU(國際電信聯盟)

負責全球電信和資訊通信技術(ICT)標準。其中ITU-T (ITU 電信標準化部門ITU 電信標準化部門)專注於電信和網絡技術標準的制定。

  • NDAA(國防授權法案,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 是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每年由美國國會制定,主要用於規範國防預算與軍事政策。

  • SMPTE(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

制定影像、電影與電視技術標準,涵蓋影像編碼、傳輸等領域。

​​​​​​​        ​​​​​​​​​(回快速導覽選單)

​​​​​​​


 

其他重要術語

​​​​​​​

  • IK(防護等級, Impact Protection)

    IK 等級是指設備外殼對機械衝擊(如撞擊)的防護能力,通常用於衡量監控攝影機外殼的抗衝擊能力。例如 IK10 表示能承受 20焦耳的撞​​​​​​​​​​​​​​擊力,適用於抗破壞場景,如公共監控設備。

​​​​​​​​​​​​​​​​​​​​​​​​​​​​       可參考: 什麼是 IK10 防護等級?國際標準衝擊防護、防暴等級對攝影機的重要性​​​​​​​​​​​​​​     

 

  • IP(防水防塵等級, Ingress Protection)

​​​​​​​​​​​​​​​​​​​​​​​​​​​​       IP 等級(如 IP67、IP68)用於評估設備對固體顆粒(如灰塵)和液體(如水)的防護能力。例如 IP67 表示設備完全防塵,並可在短時間內浸

​​​​​​​​​​​​​​       入水中而不受損壞,常見於戶外監控攝影機。
​​​​​​​       可參考: 最高防塵防水 IP68 代表什麼? 國際防塵防水等級認證攝影機

​​​​​​​​​​​​​​​​​​​​

  • ONVIF (開放網絡接口論壇, 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一個開放的標準,確保不同品牌的影像監控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通常用於IP攝影機和NVR間的兼容性。

TOP